本网讯(通讯员 王琴)八月的丹江口,骄阳似火。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一支由丹江口市检察院干警组成的“小水滴”志愿服务队正顶着烈日,在库区岸边忙碌着。他们手持垃圾钳、扫帚,仔细清理着绿化带里的枯枝落叶,弯腰捡拾卫生死角的塑料袋等杂物。
“生态是丹江口的底气,守护是‘守井人’的责任。”带队检察志愿者的这句话,道出了这支“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心声。
在龙山镇朝阳沟村的库区岸边,志愿者们仔细打捞着水面的漂浮物。阳光在水面洒下细碎的金光,照映着他们专注的神情。“这里每一处垃圾都可能影响水质。”队员们一边说,一边用长杆网兜捞起一个塑料瓶……
“你们每周五来开展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社区的压力,你们的‘检察蓝’和我们的‘社区红’共同构成了我们服务群众最美的‘风景线’。”在三官殿中心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是队员们在志愿服务中最深的感悟。在三官殿中心社区,志愿者们不仅清理环境,还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居民李大妈起初对垃圾分类不以为然,但在志愿者多次讲解后,现在已经成为社区环保积极分子。
翻开志愿服务队的工作日志,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他们的付出:足迹遍布库区沿岸10余个乡镇,捡拾河岸线垃圾,组织清滩行动60余次;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覆盖群众3.2万人次……数字背后,是志愿者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那些温暖的瞬间。
在一次库区清理时,一位村民主动帮他们装运垃圾。“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守护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老人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志愿者无不动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一年来,检察干警已经通过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全民守水护水、全域节水治水,逐步实现了群众从召集参与向主动开展的可喜变化。
“每一滴水都值得守护,而我们的坚守,终将汇成绿水青山的永恒。”这是“小水滴”志愿服务队的座右铭。从社区到库区,从街道到岸边,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这支队伍正将志愿服务从“活动”变为“常态”,从“任务”升华为“情怀”,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在丹江口市,越来越多的群众受到感召,主动加入环保志愿者的行列,“小水滴”正在汇聚成守护碧水的强大力量。在全国生态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证明:守护绿水青山,检察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