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各党支部)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近日,丹江口市检察院以党支部为单位,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在各支部组织的专题学习会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干警们热议的焦点,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检察履职的基本价值追求,更是落实全会精神、在法治建设中贡献检察力量最直接的体现。大家紧紧围绕全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结合自身检察工作实际,畅谈心得体会,共话使命担当。
第一党支部 李翔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检察干警,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全会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部署,这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个人履职尽责赋予了更重的责任。
我将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立足督察职能,护航检察主业。检务督察的核心使命是通过强化监督,确保检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廉洁、高效运行,从而为履行好检察主责主业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要聚焦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健全案件评查、瑕疵通报、追责问责闭环管理。紧盯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确保检察权始终依法规范行使,以更高质效的监督履职服务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将强化自身建设,锤炼过硬本领,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投身检务督察实践一线,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监督,善于从典型案例中总结规律、提炼方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水平。严守纪律规矩,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党支部 马小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检察监督和检察公益诉讼提出更高要求,全会强调的“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肩负的公益诉讼职责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检察公益诉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治保障。在武当山这片灵山秀水间,我们的工作具有特殊意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的生态维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都需要法治的坚实守护。我们通过办理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守护公共利益的生动实践。
工作中,我们聚焦生态环境、文物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针对古建筑保护、林地修复、水源污染等问题,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通过提起诉讼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正是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运用法治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站在新起点,我将持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担当,让公益诉讼制度在守护武当山的青山绿水和千年文脉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基层检察力量。
第三党支部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最深刻的感悟是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全会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事检察监督直面群众在民事审判、执行领域的司法诉求,是传递司法温暖的重要载体。从支持农民工讨薪、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到打击虚假诉讼、监督破解“执行难”,每一项监督工作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民事检察监督不能局限于“就案办案”,而要主动聚焦就业、养老、劳动争议等民生领域,用足用好支持起诉、检察和解等职能,让司法保护覆盖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通过实质化解民事纠纷,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民事检察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可感可触。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实干,核心在落实。作为民事检察干警,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能力本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不断提升民事检察监督的精准度、影响力和公信力,让民事检察监督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安全阀”、保障民生权益的“守护者”、服务社会治理的“助推器”,为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坚实的民事检察力量。
第四党支部 费梓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有着举旗定向的政治意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守正创新的理论意义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我们身处刑罚执行监督的最前沿,每一次监督都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的最终落地,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全会精神为标尺,把法治信仰融入岗位实践,用精准监督守护司法权威,把全会精神落实到每一起监督案件中。
近年来,我们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采取重点监督交付接收、外出审批等关键环节,针对发现的监管漏洞提出整改意见,全面贯彻“规范司法权力运行”的要求。创新“查档案+个别谈话+现场走访+数据比对”的“四维检察”模式,对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全覆盖检察。同时,针对发现的“外出审批流程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推动全市社区矫正机构完善外出审批管理细则,会同市司法局制发《关于刑事执行检察与社区矫正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这一过程让我更加明白,全会提出的“规范司法权力运行”,需要我们把监督嵌入执法全过程,既要“查问题”更要“促整改”,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真正守好刑事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数字检察应用,持续开展监禁刑交付执行、社区矫正等专项监督。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加强刑事执行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为以检察履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