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市委政法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后,丹江口市检察院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即日起,丹江口检察开设专栏,陆续刊发本单位先进部门、先进典型心得体会,激励检察干警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开创新局、干字当头,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丹江口、法治丹江口贡献检察力量。
2025年,第二检察部将严格落实市委政法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把检察为民实事做到群众家门口、落到群众心坎里。
思路打算:
一是“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强化一体履职、能动履职,不断延伸职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二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件涉企案件,加大对涉企案件监督力度,平等保护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以深化实质化监督办案为总抓手,不断提升涉企办案质效,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服务。
三是办案效果上注重统筹法理情,将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作为一条重要标准,把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贯彻履职办案始终。
工作措施:
一是将围绕我院与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联合出台的《强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部门与部门协作、行政与司法联动,将我市水生态资源保护及水产资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实。
二是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关注有案不立、不当立案、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突出问题,对既不依法推进诉讼程序,又不及时依法撤销的涉企“挂案”,常态化开展清理工作,消化存量,杜绝增量,精准监督,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办案质效,推进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三是持续对电诈及关联犯罪保持从严打击态势,积极开展退赃退赔工作,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为被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同时,定期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活动,围绕群众身边案件进行普法教育,切实提升群众防范诈骗的意识。
3月12日,本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市委政法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为进一步强化履职担当,提升工作水平,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深化“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未案件。坚持零容忍态度从严从快办理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充分使用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措施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当宽则宽,该严就严,确保罚当其罪。
二是做实法律监督,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能力。对于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利用未成年人进行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涉案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缺失等问题快速响应,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通过公益诉讼立案磋商、制发检察建议、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凝聚“六大保护”合力,持续推动解决案件背后的社会共性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三是强化以案释法,提高法治宣讲实效。依托“检丹爱”法治教育品牌建设,在法治宣讲中“讲权利也讲义务,讲自我保护也讲违法代价”,引导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提高重点场所和重点人员的涉未法律知识知晓度,对酒店、KTV、酒吧等重点场所人员开展强制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宣讲,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网络。
2025年,生态检察办公室将严格落实市委政法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最高检“要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的要求,更好守护水源地生态安全。
一是提升办案质效。充分发挥“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联合办案中心”作用,依法从严惩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坚持不起诉案件“反向衔接”应移尽移。以“可诉性”为核心,紧盯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三个重点”,以高质效办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全面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办案质效。依托“两山”理论检察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检察实践路径,服务“水经济”发展。
二是注重理念引领。完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积极运用替代性修复模式恢复生态功能。将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针对趋势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注重以案释法、以法明理,开展全域化生态保护宣传,形成“案件办理—生态修复—警示宣传”一体推进的示范效应。
三是创新监督机制。细化“河湖长+检察长”机制,深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加强与监察机关协作配合,不断强化部门协同。持续加强与库周检察机关的跨区域协作,及时移交案件线索,助推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衔接贯通,实现联防联控。持续扩大“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影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借助专业社会力量为办案提供“外脑”支持。